为什么采用和茅台酒一样的生产工艺和原料,出了茅台镇却酿造不出同样品质的酱香型白酒来?为什么同样是在茅台镇,酿造出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不一样?是什么决定了酱香白酒的品质呢?
我们知道,酿造酱香型白酒需要酿造工艺、时间、温度、水、湿度、酒曲、原料、自然环境等这些要素。
酱香白酒品质与酒曲的关系

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,人们加以改良,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。现代微生物学研究发现: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,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(淀粉酶、糖化酶和蛋白酶等)。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,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、蛋白质等转变成糖、氨基酸等物质。这些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生成乙醇(即酒精)、乙酸、乙酸乙酯等醇类、酸类、酯类等物质。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,也是酿酒原料。这说明酒曲是酿酒的必要物质。
酱香白酒品质与“沙”的关系
酱香白酒在制酒中,因所下“沙”的完整程度不同,而产出不同的酒。“沙”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。因为茅台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,所以称为“沙”。“下沙”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——高粱。
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(坤(当地方言音)沙),产的酒为“坤沙酒”;
用磨碎的高粱(碎沙)产出的酒名为“碎沙酒”;
用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(成为翻沙)后产出的酒为“翻沙酒”。
茅台镇优质酱香白酒的用料极为讲究,一定要用本地产的高粱。这种高粱被称为糯高粱,粒小、皮薄、淀粉含量高,禁得起多次蒸煮榨酒。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,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。
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,“坤沙”的营养成分没有被破坏,营养成分是逐步释放出来的,有利于不同阶段、不同种类的多种微生物的生长,在多次发酵的过程中,经多种微生物作用后,产生的物质种类多;而“碎沙”的营养成分是一次性释放出来,利于阶段性优势微生物的繁殖,这样造成了微生物种类的不平衡和种类少,所产生的物质种类少但产量大;“翻沙”的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,导致微生物种类少,所产生的物质种类少。这些物质都会影响到酒的品质。
至于生产工艺、时间、温度、水、湿度等要素,都可以完全一样,对酒的品质影响不大。